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校成功主办2020国际健康促进与发展论坛

编辑: 何桂区    来源:本网      发布日期:2020-11-23   浏览:

  11月19日,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由我校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实验室联合会、世界华人青年营养学者发展促进会共同承办的2020国际健康促进与发展论坛在我校大学城校园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顾东风,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林希虹,岐黄学者、我校校长郭姣担任大会主席,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紫霄,美国贝勒大学流行病主任、世界华人青年营养学者发展促进会创始主席王亮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实验室联合会秘书长郑绍珍等领导嘉宾,来自美国圣约翰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中山大学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疾控中心、广东省应急医院等卫生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公司、深圳朗诚科技公司等企业的代表,以及广东卫生系统的我校校友代表300余人与会。我校党委书记刘晟,副校长张陆勇、黎锦城、邢晓辉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大会开幕式由郭姣主持。

沈洪兵院士在致辞中对此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广药大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敬佩。随后,他精到分析了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对挑战和困难,有责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体现更大担当;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为维护全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周紫霄在致辞中代表省卫健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将继续支持广药大在健康卫生事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她指出,广东药科大学作为国家最早培养预防医学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学校专家、广大校友在制定新冠疫情防控策略、参与流调、医疗救治和护理、中西医结合防控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广东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作为广药大毕业的校友,她倍感自豪和骄傲。她希望海内外的同行专家能通过本次会议开展前沿、深入的交流探讨,为促进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

刘晟在欢迎辞中指出,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战中,广东药科大学作为全国三所独立建制的药科大学之一,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为全球抗疫合作贡献了力量。他希望学校能够通过本次论坛以更广阔的视野、更主动的姿态与世界公共卫生健康的专家同行们深化学术交流、推动务实合作,促进全球健康事业发展,维护全人类健康。

郭姣在开幕式上指出,我校抗击新冠疫情积极有担当,举办此次论坛,意在汇聚众多国内外健康卫生领域的一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当前国际健康促进与发展趋势和问题,共同分享国内外卫生健康事业的前沿技术,共同促进卫生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携手塑造健康湾区。她坚信,我们和世界各国同道共同交流和探讨,必将更好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济世的情怀、理性的精神、科学的力量,共同守护健康、促进和谐,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主旨报告环节,3位院士与15位专家结合世界各地新冠疫情防控的现状及效果深入分析了新冠疫情的传播、健康影响以及干预措施;对疫情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医院应急设施、实验室风险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为将来的急、慢性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开拓创新和制定长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沈洪兵院士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流行病学研究: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跃进步,大数据开发工具不断涌现,健康医疗大数据为流行病学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广阔的科研平台。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正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技术在疾病监测、病因学研究和风险预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他提出建设我国高质量的人群队列研究,严格进行流行病学设计和质量控制,形成国家或区域性健康医疗大数据集中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并进一步推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数据分享和转化应用的建议。并期望高等院校能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对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做出有价值的分析、判定和预测,并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系统融合的创新大团队。
  顾东风院士作了题为“健康中国-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防控现状与展望”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合理膳食、缺乏运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另外,他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基础性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为主,具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史的新冠肺炎患者的预后较差。最后,顾东风指出:心血管病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防早治。重视疾病风险的早期筛查,强化公众的主动健康意识,积极开展多种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加大“互联网+”、“5G”等技术融合,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结合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有效促进疾病的精准预防和管理,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取得新成效。
  林希虹院士作了题为“从某些国家的新冠肺炎数据中学习有关它的传播,健康影响和干预措施”的主旨报告。她指出,从目前的疫情数据可以看出,新冠病毒具有高传染率和高隐病率,这就说明全人类要共同努力控制疾病,采取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隔离、广泛开展测试接触者追踪、隔离和检疫、研发疫苗等多重公共卫生防御手段;对于复工复产要尤其注意预防无症状和轻微症状者造成的传播,应该在病例足够少的情况下采取分步骤进行,注意新冠感染的长期健康效应等。
  主旨报告与主持人点评深入精辟、妙语连珠,展现了深厚的学术素养、前沿的视野、新颖的构想,为全球各地与会者带来一场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
  与会专家们认为,本次会议的举办有利于推动解决当前威胁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新冠疫情等相关问题。会议的举办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全球各地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利用大数据及统计模型探讨和交流新冠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机制,对新冠疫情的全面识别及有效防控起到积极作用。
  据悉,此次论坛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深化在疫情防控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而召开的。会议为期两天,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新冠防控和慢病防控)论坛”、“校友论坛”、“营养与健康论坛”、“公共卫生检测评价技术论坛”、“物理因素与健康论坛”等5个主题论坛。大会期间同步举行“青年论坛”,闭幕式上还进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线上参与人次达51.2万。《光明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中新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十余家媒体到会报道了本次大会。

上一篇:我校师生在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广东省复赛中获奖

下一篇:我校举办62周年校庆校友论坛 畅叙情谊 共谋发展